边疆快讯

塔城维吾尔族老人收藏剪报40年 办起博物馆服务市民

信息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作者:李亚楠 杨明方    发布时间:2017年03月22日 09:16

原标题:阿地里 塔城活字典(故事·百姓影像)

阿地里在翻阅剪报。

在祖国西北边陲,地处中哈边境的新疆塔城市,有许多各具特色的小博物馆。栖身巴克图中哈边民互市一角的“塔城市丝绸之路边境贸易博物馆”就是其中之一,他的管理者是已经退休的维吾尔族老人阿地里·阿不都热合曼。

300平方米的博物馆,系统呈现了古丝绸之路上的边城——塔城边境贸易的相关图片文字资料和实物。博物馆内,还挂着“塔城市剪报博物馆”“塔城西部科普图书馆”“塔城西部巴克图口岸文化研究所”三块牌子。所有这些展出的内容,均来自阿地里几十年来的个人收藏和积累。很多人叫他“剪报大叔”,也有人称他口岸“活字典”——说起塔城的历史文化、口岸发展史,他如数家珍,娓娓道来。

阿地里的父母都是文化人,从他记事起,家里就有很多书报杂志,父母还经常带他去新华书店。在忆里,与父母相处的画面最多的就是父母给他读书上的故事。

上世纪70年代,阿地里上大学后就开始一边看报纸一边手抄其中的内容。“我大二开始创作儿童科普童话,需要大量的知识储备,有时候手抄来不及,就把重要内容剪下来,分类收藏。”到大学毕业时,他已积攒了40多本读书笔记。

至今,阿地里已经创作发表了科普童话、科普小说、科普文章等近500篇,出版了7本科普童话集。业界对他的评价是“弥补了维吾尔文科普文学短缺的空白”。这些年,他的剪报收藏对写作帮助非常大。

参加工作后,阿地里每月都将工资的10%拿出来买书订报。除了个别情况,几乎每天都会抽时间一边翻阅报纸一边剪报归类。记者看到,剪报馆里收藏有上个世纪40年代后期当地印刷的维文报纸,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现在,他已经收集7种语言、300多种报纸,超过2500本剪报本,有塔城历史文化、自然、社会、科学、生态等。

翻看早期的剪报,只是简单地粘贴在废旧杂志上。后来专门拿A3纸来粘贴,光A3纸就用了10万多张。各种文字的图书、杂志也收藏了3万余册,内容涉及文学、历史、民族、文化、风俗习惯等。

“不看书不看报的家庭不是完整的家庭。”退休前,阿地里的这些“宝贝”都放在自己几十平方米的家里。“我家里没有书房、书桌,只有一个长条桌用来摆放当天要看的书报,但家里到处都是书柜,地方太小,后来把沙发都搬出去了。”阿地里告诉记者,这些年光买书、订阅报刊等就花费了30多万元。

这些年,阿地里还走出国门,到中亚地区不下百趟。有了丰富的经历加上自己收集的史料,他编写了《塔城地区口岸管理工作手册》,出版过《巴克图口岸发展史》等,是个不折不扣的“口岸通”。他曾经在塔城市委中心组学习的课堂上讲了一堂课《巴克图口岸的昨天、今天、明天》,一个半小时的授课全凭记忆,大量史实、例证脱口而出,令人叹服。

2015年,阿地里面临退休。“一辈子收藏的这些东西,不能放在家里埋没了,得让更多人了解塔城的历史,了解我们生活的地方。”他找到塔城西部实业有限公司,把想建一家爱国主义主题博物馆的想法跟公司负责人一说,得到大力支持。公司提供场地、负责冲洗照片,阿地里则将近40年个人收藏的历史照片、文史资料和剪报奉献出来。2015年7月1日,在塔城巴克图口岸对外开放30周年纪念日时,“丝绸之路边境贸易博物馆”正式免费对外开放。不到两年时间,已经有3万多人次前来参观过,他的科普图书馆也有了100多名固定的读者。

现在,阿地里每天的生活就是“两点一线”,除了在家,就是在博物馆继续做自己的剪报,准备讲座内容。“截至目前已在市里各单位讲了近50场了。在重大节日,博物馆里也会开党课,学生、机关干部和附近的居民都会来听。我愿意把这么多年积累的知识告诉更多人。”阿地里说。

免责声明:

      “边疆时空网”作为服务边疆史地研究学者的互联网平台,所刊发的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边疆时空网网站立场。对文章全部内容的客观性、完整性、真实性,本网不作任何保证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作品上传至网站30个工作日内同本网联系。联系邮箱:bianjiangshikong@163.com


  • 责任编辑:周家锋
  • 收藏到:个人中心
  • 分享到:


输入新闻标题相关关键词进行搜索

最新消息

更多>
  • 跨越千里山川 点亮崭新生活

    站在山顶,风在耳边呼呼地吹,脚下积雪的山岭一望无际,一座又一座山头上,是绵延的电力铁塔,这是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噶尔县郊外。在海拔5000多米的山野之中,一座座傲立的铁塔,守护着远方市镇中的万家灯火。

  • 为保护黑颈鹤 他坚守高原十八年

    雪山之下,拉萨河缓缓流淌。被河水滋润的青稞田里,三三两两的黑颈鹤正悠闲地觅食。或许是因为对环境的熟悉,生性警惕的黑颈鹤,却对附近乡道上经过的汽车熟视无睹,杨乐和同事也因此得以靠近观察。

  • 37年间,这个中心的东北虎从8只发展到近千只!

    一场春雪过后,老虎们越发活跃。皑皑白雪中,几只毛色鲜亮的东北虎在黑龙江东北虎林园内闲庭信步,绘就了一幅“春日猛虎戏雪图”。

  • 解码乌苏里江畔小南山遗址

    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饶河县城东南处,有一座名叫“小南山”的孤立小山,约20层楼高,山体形如鲸鱼,游动在完达山和锡霍特山之间,日夜流淌不息的乌苏里江在其东侧山脚下穿流而过。

  • “光明的路,我们越走越宽敞!”

    从拉萨出发,一路向着东南方向行驶,蜿蜒平整的公路犹如一条白色缎带盘绕在雪山林海与峡谷之间。穿过嘎隆拉隧道,海拔逐渐降低,雅鲁藏布江两岸崇山如黛。从波密到墨脱,开车只用了3个多小时,10年前要走完这段路需要三四天。大家都感叹:“这条路真的好走了!”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