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快讯

厘清全貌 整合资源 推进对话:喜马拉雅区域研究正在深化

信息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曾江 饶嘉    发布时间:2016年11月29日 09:56

喜马拉雅区域是世界上非常独特而具有吸引力的区域之一。近日,中外学者在成都举行的喜马拉雅区域研究学术研讨会上就如何推进该区域的研究展开了深入研讨。

国内外均已展开相关研究

在法国科学院喜马拉雅研究中心教授迈耶尔·菲纳德看来,喜马拉雅区域跨越多个国家和民族,不仅自然环境上具有多样性,语言、社会文化也呈现独特的多元面貌,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由于受制于自然、历史因素,喜马拉雅区域亟须通过沟通与交流,探索友好合作与和平发展的双赢之路。开展喜马拉雅区域的相关研究具有跨学科交流及全球化协作的重要意义。”四川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罗中枢表示。

国际学界已对喜马拉雅区域展开较长时期的研究,如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都设立有专门的研究机构。

回顾近年来国内研究的历程,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教授、四川大学喜马拉雅多媒体数据库项目执行主席徐君说道,以前的研究多属自然科学领域,自2010年开始,国内喜马拉雅研究有向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等人文学科转向的趋势,四川大学、西南政法大学、云南民族大学、青海民族大学等成立了多家相关研究机构,而“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引发了国内多学科学者对于南亚、东南亚、中亚及喜马拉雅区域的热切关注。

徐君认为,加强研讨对话不仅对厘清喜马拉雅区域研究学术全貌、助推整合资源和学术对话起到重要作用,而且有利于促进中国学界建立喜马拉雅区域研究的国家话语权体系建设。

拓展研究视野

喜马拉雅区域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富多样,学界应不断拓展研究视野,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对这一区域研究的若干关键性的基本概念,不同国家、不同学科的学者的认识仍存在较大分歧。围绕当前国内学界对这一区域使用“喜马拉雅区域”或“环喜马拉雅区域”的不同称呼,以及与此相关的研究概念,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研究员杜永彬、四川省民族研究所所长袁晓文、中山大学人类学系教授刘志扬、云南民族大学教授沈海梅等展开了深入的探讨。

美国史密斯森尼民俗与文化传统中心学者蒂莫西·瑟斯顿就《格萨尔史诗》研究提出,不仅要研究史诗文本和吟唱的艺人,其他类型的艺术形式也要开展研究。南京工业大学教授汪永平注意到了我国阿里地区的特殊性,他认为,喜马拉雅区域存在很多不同的艺术形式,每一种艺术都以一个中心向周边传播,传播的过程中都与阿里地区发生或多或少的联系。

在徐君看来,各种观点的存在表明,在文化包容、平等对话的前提下,现在亟须通过借助多语种文献资料,从不同视角,对这些基本概念的生成过程及其内涵演变作深入的探讨。“当前我们应厘清区域研究全貌与体系,建构喜马拉雅区域文化领域的知识谱系,形成对话基础。加强学术分享,促进相关学科整合,中国学界在这一研究领域应加强反思和理论构建。”

文献共享尤为重要

推进喜马拉雅区域研究需要掌握多种不同语言的文献资料,迫切需要展开多种文献综合研究。在这其中,实现文献共享显得尤为重要。

迈耶尔·菲纳德表示,“喜马拉雅区域是最适合进行多样性研究的区域之一,应该把相关研究放在一个大的区域文化背景之中,在研究中要尽量使用多学科方法和运用新技术手段。”四川大学近年推进的喜马拉雅多媒体数据库项目等工作,旨在为学界提供实现文献共享的平台。西南民族大学藏学研究院院长刘勇教授表示,川大喜马拉雅多媒体数据库项目在这一区域研究领域开了先河,为在一个更大的平台上进行讨论提供了可能。

剑桥大学国王学院院士艾伦·麦克法兰表示,不同国别、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应该加强学术分享与合作,“我们好比在进行一个类似拼图的游戏,等每个人把自己手中的‘碎片’放在一起,才能看出我们究竟能拼出怎样一幅宏伟的图景。”


免责声明:

      “边疆时空网”作为服务边疆史地研究学者的互联网平台,所刊发的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边疆时空网网站立场。对文章全部内容的客观性、完整性、真实性,本网不作任何保证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作品上传至网站30个工作日内同本网联系。联系邮箱:bianjiangshikong@163.com


  • 责任编辑:王昕楠
  • 收藏到:个人中心
  • 分享到:


输入新闻标题相关关键词进行搜索

最新消息

更多>
  • 中国与日韩的科技合作: 现状与趋势

    中日韩合作;科技合作;科技创新

  • 跨越千里山川 点亮崭新生活

    站在山顶,风在耳边呼呼地吹,脚下积雪的山岭一望无际,一座又一座山头上,是绵延的电力铁塔,这是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噶尔县郊外。在海拔5000多米的山野之中,一座座傲立的铁塔,守护着远方市镇中的万家灯火。

  • 为保护黑颈鹤 他坚守高原十八年

    雪山之下,拉萨河缓缓流淌。被河水滋润的青稞田里,三三两两的黑颈鹤正悠闲地觅食。或许是因为对环境的熟悉,生性警惕的黑颈鹤,却对附近乡道上经过的汽车熟视无睹,杨乐和同事也因此得以靠近观察。

  • 37年间,这个中心的东北虎从8只发展到近千只!

    一场春雪过后,老虎们越发活跃。皑皑白雪中,几只毛色鲜亮的东北虎在黑龙江东北虎林园内闲庭信步,绘就了一幅“春日猛虎戏雪图”。

  • 解码乌苏里江畔小南山遗址

    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饶河县城东南处,有一座名叫“小南山”的孤立小山,约20层楼高,山体形如鲸鱼,游动在完达山和锡霍特山之间,日夜流淌不息的乌苏里江在其东侧山脚下穿流而过。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