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快讯

光影甘南——插箭节

信息来源:中国甘肃网    作者:高丽    发布时间:2017年02月21日 10:26

插箭节是藏族民间流传的古老的由祭祀仪式衍化而成的节日。在远古时代,当藏族社会由采集、捕猎阶段进入到农牧业经济后、人的力量已越来越多地显示出来,人们开始由对动物等的图腾崇拜,转到对人类自己身上。高丽/摄

插箭节是藏族草原上独特的民俗活动之一,也是僧俗共同举行的一项宗教活动。意义是在离天最近的地方,将战争时使用的武器交给天神,以祈祷和平。高丽/摄

插箭节没有固定的日期,由部落按宗教方式择定。临近插箭活动日,人们就积极准备箭杆,印经旗,做箭羽,拌煨桑物(用炒熟的青稞面、糌粑、酥油、糖果、酒、鲜奶、窝奶等食物以及"桑周"等,合拌而成),摘柏枝,印"隆达"等。高丽/摄

在煨桑之前,首先要造好箭台。在做箭台时,先在箭台下挖好一个正方形坑,其深度一米多,在里面埋上"代尔"。意为"宝"(五谷为主和各种药物、珍贵金属混和成的一种包),同时埋上刀、枪、弓箭等武器。高丽/摄

威武的男子们骑着骏马、手中高擎各家早已准备好的彩箭,自左向右绕箭垛三周。高丽/摄

前一年的旧箭在插箭仪式举行之前清理掉一部分,插箭节这一天人们将箭翎插进箭垛,新箭簇拥着旧箭。蔚然矗立于山巅,象征着战神的威严,象征着一个部落不可欺凌、不可战胜。高丽/摄

  美丽的草原,如一副静谧悠远的油画。高丽/摄

  草原与远山,马儿与云朵,九色甘南处处是风景。高丽/摄

  这里草肥马壮,这里鸟语花香,人们把它向往,它的名字叫香巴拉,一个传说神仙居住的地方……高丽/摄

免责声明:

      “边疆时空网”作为服务边疆史地研究学者的互联网平台,所刊发的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边疆时空网网站立场。对文章全部内容的客观性、完整性、真实性,本网不作任何保证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作品上传至网站30个工作日内同本网联系。联系邮箱:bianjiangshikong@163.com


  • 责任编辑:周家锋
  • 收藏到:个人中心
  • 分享到:


输入新闻标题相关关键词进行搜索

最新消息

更多>
  • 跨越千里山川 点亮崭新生活

    站在山顶,风在耳边呼呼地吹,脚下积雪的山岭一望无际,一座又一座山头上,是绵延的电力铁塔,这是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噶尔县郊外。在海拔5000多米的山野之中,一座座傲立的铁塔,守护着远方市镇中的万家灯火。

  • 为保护黑颈鹤 他坚守高原十八年

    雪山之下,拉萨河缓缓流淌。被河水滋润的青稞田里,三三两两的黑颈鹤正悠闲地觅食。或许是因为对环境的熟悉,生性警惕的黑颈鹤,却对附近乡道上经过的汽车熟视无睹,杨乐和同事也因此得以靠近观察。

  • 37年间,这个中心的东北虎从8只发展到近千只!

    一场春雪过后,老虎们越发活跃。皑皑白雪中,几只毛色鲜亮的东北虎在黑龙江东北虎林园内闲庭信步,绘就了一幅“春日猛虎戏雪图”。

  • 解码乌苏里江畔小南山遗址

    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饶河县城东南处,有一座名叫“小南山”的孤立小山,约20层楼高,山体形如鲸鱼,游动在完达山和锡霍特山之间,日夜流淌不息的乌苏里江在其东侧山脚下穿流而过。

  • “光明的路,我们越走越宽敞!”

    从拉萨出发,一路向着东南方向行驶,蜿蜒平整的公路犹如一条白色缎带盘绕在雪山林海与峡谷之间。穿过嘎隆拉隧道,海拔逐渐降低,雅鲁藏布江两岸崇山如黛。从波密到墨脱,开车只用了3个多小时,10年前要走完这段路需要三四天。大家都感叹:“这条路真的好走了!”

推荐阅读

-->